玉米种植户朋友们,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玉米的病虫害越来越严重,种类也越来越多,发生频次也高了。这是为什么呢?什么原因导致的?是天灾?还是人祸?说天灾吧,也不完全是;说是人祸吧,其实天灾是个诱因。下面聊一聊现在种玉米等农作物为何病虫害越来越多。
不科学合理的施肥:长期超量不合理地施用肥料,比如重化肥、轻有机肥,会造成土壤板结、酸化盐渍化、养分严重失调。这会导致作物营养失衡,免疫力低下。例如玉米严重偏施氮肥,不仅会造成植株徒长、贪青晚熟,而且会使玉米抗性降低。过量氮素使玉米细胞壁变薄,组织柔弱,易受病菌和害虫侵袭,如玉米螟、叶斑病等。长期偏施氮肥会使土壤酸化,pH值下降,导致土壤板结,通气性和透水性变差,影响根系生长。氮肥中的重碳酸根会抑制玉米对锌、铁、锰等微量元素的吸收,导致“僵苗”或生长不良。笔者老家是雨养旱作区,记得小时候村里人种植玉米化肥施入量很少,甚至不用化肥,主要是靠粪肥,在雨水充沛的年份,玉米照样长得很好。但是那时候的玉米上很少会有病虫害的发生,几乎没有人会给玉米上喷施农药。可是现在不一样了,该来的不该来的、见过的没见过的病虫害也都来了。而且越来越不好防治了,以前几乎都不用打药或者少打药,现在有时得打好几次农药才行。现在种玉米等农作物施肥量一年比一年多,产量也不一定会得到有效提升。可是你如果不增加化肥用量,那一定是减产的,这就是老百姓口中所说的“地越种越馋”了。其实不是地馋了,而是不科学合理的施肥导致土壤板结,植物对化肥的利用率越来越低了。用药不科学:大剂量、高频次、不科学地使用农药,会使病虫害产生抗性,导致原本有效的农药效果降低,为了控制病虫害就需要加大用药量或更换农药,进而陷入恶性循环。
玉米重茬弊端:连年重茬种植,会使病原体指数直线上升,土壤缺素、积毒问题越来越严重,为病虫害的滋生提供了适宜环境 。秸秆还田问题:现在土地耕作层较浅,种地时很少进行深翻,秸秆留在耕作层,其中含有的病菌虫卵会影响下一茬作物,造成土传病害加剧 。
自然生态破坏:大量使用除草剂等农药,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会使青蛙、蝌蚪等害虫天敌数量减少,打破了生态系统中“一物降一物”的相生相克平衡机制,导致害虫越来越多。气候变化异常:全球气候变暖、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气候变化,为一些病虫害的越冬、繁殖和传播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。比如暖冬可能使一些原本在冬季会被冻死的害虫存活下来,增加来年虫害发生的基数。